遇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你的下半生,很可能决定于今天选择了哪个城市
2018-11-05 14:43:29
  • 0
  • 0
  • 1
  • 0

“遇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商业的繁荣、消费服务的发展升级让二线城市集体崛起,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已经开始告别单纯计算GDP的时代。中国发展不愁动力,如果你已经错过一线城市的黄金时代,就不要再错过二线城市的机会。

北上广“威风”不再,中国城市竞争格局大变身

一年一度的天猫双11又将到来,11月1日,商务部中商智库中国消费大数据研究中心联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组共同出台了《中国城市消费升级报告2018——“双11”十年大数据透视》报告,尽管这只是一份双11的报告,但确实可以从中透视中国城市消费力的变迁。

有意思的是,对比2017年和2009年,发现前四名城市已经从“上北深广”变成“上北杭深”,长三角地区也变现出非常强劲的整体实力。

从双11消费论城市实力排名,这反映的当然只是一个侧面,但却是近年来一系列关于广州“要跌出一线城市”消息中的一则。在此份双11数据报告之前,今年6月份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发布的《2018新零售城市发展指数报告》也显示出了准一线城市相对广州的“摩拳擦掌”——排名第一的是上海,其次为北京、深圳、杭州,广州,前十名中还存在宁波这样的“二线城市”。

与广州人“谁是一线无所谓”的佛性态度相比,二线城市人群的幸福感颇有一种低调的炫耀:因商贸而繁荣的一线城市,如今是否还有二三线城市所不具备的商贸优势?当看上去像是城市生活“操作系统”的各种互联网基础设施到二三线城市时,大家是不是被拉到了统一起跑线上?

广州的变化其实是时代的缩影。

2017年,广州GDP为2.15万亿元,被蛰伏在身后许久的深圳以2.2万亿元超越。广州的标志性年会广交会,其年成交额也从2011年的747.6亿美元变为2017年的601.80亿美元。2017年的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为9319件,也少于南京的10703件和杭州的9811件。

比GDP和侧面反映创新能力的专利数更进一不,居民生活的便利程度、城市生活的丰富度则是人们选择城市更直接的原因。各个城市在这方面的差距,始于十年前开始的政务办事电子化,到如今的“新零售”之城全面拉开。

2008年,上海市率先实现支付宝缴水电煤,而后,杭州等城市跟进。十年过去,300多个城市已经实现了过半市政服务网上办理。2016年,“新零售”概念被提出,2018年4月26日,阿里巴巴提出打造“新零售之城”,一线城市和准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纷纷响应。以新零售为切入口的数字经济成为塑造城市新的竞争力,新零售也正在成为未来城市的颜值担当和实力象征。而发生这些变化的时间跨度,不过短短十年。

二线城市集体崛起,中国发展不愁动力

二线城市崛起的背后,很可能代表着未来中国一种巨大的变化趋势:一线城市优势减弱,二线城市(包括准一线城市)强势崛起,一二线城市之间的经济鸿沟逐渐缩小,最终,二线城市的崛起,为中国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近年以来,二线城市即将崛起的信号越来越突出。

首先,二线城市的发展空间大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一方面是随着经济体量越来越大,发展增速必然会减缓。另一方面,从目前中国的城市格局来看,京沪等一线城市近年来都处在“减肥”的过程中,加快疏解非核心功能。目前京沪两个超一线城市人口已经超过2000万,出现人口过多、交通拥堵、生态环境等“大城市病”。为了从病根上破解这些问题,京沪相继提出了人口控制和产业疏解政策。

但是,严格控制超大城市人口规模,并不意味着人口往大城市转移的趋势会发生改变。在一线城市容不下,三四线、中小城市吸引力又偏弱的情况下,二线城市尤其是强二线城市,将成为未来人口聚集的主战场。

这就为二线城市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人口与人才机遇,而二线城市也正在出台各种措施抓住这一机遇,最明显的就是二线城市间的“落户大战”,从去年开始,包括成都、武汉、西安、长沙、郑州等在内的二线核心城市纷纷出台优厚的人才政策。

根据西安市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1月1日至9月4日10点:西安全市市外迁入共600105人。其中博士以上1032人,硕士研究生19240人,本科190869人,人才引进26392人。

10月份,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关于督察〈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落实情况的通知》,指出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是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发改委督查的同时,厦门、杭州等核心城市也悄然调整了落户政策。

一份2017年招聘报告显示,在人才净流入率方面,杭州、深圳、成都三个城市位列全国三强,一改往日由一线城市垄断的格局。

而随着强二线城市纷纷调整户籍政策吸引人才流入的同时,阿里巴巴、腾讯等巨头也纷纷加快布局强二线城市。产业迁移正在加速二线城市崛起,形成以新兴制造为核心的产业链基础。例如在合肥,以科大讯飞为首的中科系。此外,还有郑州的富士康系,武汉的光谷系,西安、成都、贵阳的半导体、电子、光电产业等。

根据学者彭澎预计,未来中国将出现至少10个以上的超大城市,比如作为准一线城市的杭州、以及武汉等强二线城市,将不仅仅是吸引周边地区,而且将吸引全国的人口流入。

准一线、二线城市的集体崛起,将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以前是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独大,如果中国有10个以上稍弱于一线城市的强二线城市,则意味中国经济又有了十台强劲发动机。

上周,北大教授、携程网联合创始人梁建章的一篇题为《为什么我对中国经济还是谨慎乐观》文章在网上引起巨大反响。梁建章在文中将大城市的崛起作为看好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梁建章称,中国不仅城市化率滞后,而且其大城市化率更加滞后。中国排名前二十的大城市人口总和,还不到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二十,这在世界范围内属于极低的水平。如果未来中国加快大城市的扩容,让人口充分自由的流动,那么中国的人均收入就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很显然,二线城市加速扩张,做大做强城市平台在未来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旋律。

二线城市崛起新路线:从不可复制的杭州,到可复制的“新零售之城”

从目前看,虽然二线城市正在酝酿集体大崛起,但二线城市之间彼此也在竞争。而竞争的路径,除了比较传统的争夺人才、争夺大企业、扩张行政区划等,对新经济、新业态的创新与拥抱,也被视为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路线。

这方面的典范是杭州。众所周知,从2016年G20开始,杭州就成了世人眼中一座不折不扣的“网红城市”——因互联网而红的城市。因为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和阿里巴巴的存在,使杭州找到了城市新的商业性格,铸就了它的互联网基因。今年上半年,杭州经济增速超过两位数,在全国26个主要一二线城市中,位列第一。

在过去十多年中,阿里巴巴对杭州的崛起的功不可没,电商的发达大大加速了杭州的发展。

但那已经是上一个时代。今天的杭州是因为新零售及便利的城市生活服务新零售而备受瞩目。

在杭州,超过95%的超市便利店,超过98%的出租车、5000余辆公交车都支持移动支付,带一部手机就可以走遍全城,完成“吃、住、行、游、购、娱”;在杭州,只要芝麻信用分600以上,就可以不花钱借到充电宝和雨伞;下载一个“杭州办事服务APP”,就能办理出入境、公积金、社保等153项政务服务;“医信付”让全市近900万持卡群体享受到“先诊疗后付费”;杭州的城市大脑2.0,接入4500路监控视频,优化1300个红绿灯路口,还通过手持移动终端,实时指挥200多名交警

2016年以来,杭州诞生了数十种新零售业态。今年上半年,天猫智能母婴室、西湖银泰家时代、河坊街西湖茶馆等成为吸引游客的“新零售十景”。

政府的支持对于杭州形成今日的城市优势至关重要。

杭州是首个将“发展信息经济、推动智慧应用”作为“一号工程”的城市。从线上服务的开通情况以及政府的支持力度来看,显露出优势。杭州是开通线上服务功能最多的城市,除了政务、医疗、交通等领域外,还进一步包括如体育场馆预约等非常细微的便民服务。

杭州已经从电商之都,变身为新零售和新型城市生活服务的策源地。世界只有一个阿里巴巴,这使得电商之都在中国其他城市很难重现,而当互联网发展为城市生活的“操作系统”,“新零售之城”却可以批量复制,从而助力二线城市的崛起。

这也就揭示了“新零售之城”得到快速响应的原因。今年4月,阿里巴巴提出打造“新零售之城”,不到一个月,西安、武汉、天津、福州等“新一线”城市悉数响应。福州更是直接把“打造新零售之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城市之间争创“新零售之城”的架势丝毫不亚于城市的“抢人大战”,它们实际上是在争夺“新零售之城”背后所附加的城市竞争力。

“新零售”的提出最初是代表着一种创新商业模式,而“新零售之城”对城市竞争力而言,却是因为它可以落地为真切可感的日常生活,改变居民的生存环境,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进而提升城市的魅力,增强城市的综合实力。

在阿里巴巴的设想中,随着新零售由点到面的延伸,物流供应链能力的提升以及越来越多智慧门店和商圈的接入,未来人在哪里,周围三公里都将成为每个人专属的理想生活区。在二三线城市,也可以享受一线城市的便利生活,这实际上等于通过新零售之城的弯道超车,使二线城市拉近了与一线城市的差距,对“人才”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从这个角度讲,“新零售之城”的出现,代表了互联网深入实业和城市发展的深度,这将有可能一定程度上改变中国城市的竞争力格局,不但可能影响到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的排名,对二线城市的崛起其作用也不可忽视。

“新零售之城”的风行,实际上体现的是城市竞争模式的改变,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原因新元素影响到一个城市的发展与崛起,这对城市来说,即是挑战,也是机遇。至少从二线城市看来,从自己发展好、还能留住人的角度,北上广深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

“遇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如果已经错过一线城市的黄金时代,就不要再错过二线城市的机会

二线城市崛起的背后,实际上是中国城市发展格局,正从单向极化(高端资源向少数高端城市聚集),转变为极化扩散(少数高端资源向高端城市聚集,同时部分资源向次高端城市扩散),这为二线城市(准一线城市的崛起)提供了难得的条件,以杭州为首,以苏州、武汉、成都、重庆、天津、郑州、合肥、长沙、西安、大连等代表,中国的准一线城市方阵正在形成。

未来的10年,北上将在调整中优化;未来的10年,二线城市将全面崛起。

二线城市的集体崛起,必然意味着财富的集聚,房产的升值,机会的增加,薪酬的提升,生活水平的提高。

从这个角度讲,作为个体,如果你并不满足于目前的生活,而又已经错过了一线城市的黄金时代,那么可以考虑抓住这次二线城市崛起的机会,这可能是又一次财富狂欢。

俗话说,“遇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你的下半生,很可能就决定于你今天选择了什么城市。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